毛发唐松草(Thalictrum trichopus)
中文名:毛发唐松草。
拉丁学名:Thalictrum trichopus。
属名:唐松草属。
科名:毛茛科。
描述:植株全部无毛。茎高达120厘米,有细纵槽,上部有长分枝。基生叶在开花时枯萎。下部叶长达30厘米,有稍长柄,为三回羽状复叶;叶片长约20厘米;小叶草质,顶生小叶菱状卵形、卵形、椭圆形或楔状倒卵形,长0.8-2.1厘米,宽0.6-1.6厘米,顶端微钝或圆形,基部圆形、圆楔形或浅心形,三浅裂,很少不分裂,全缘,脉平,不明显;叶柄长达8厘米,基部有鞘,托叶窄,全缘或分裂。花序圆锥状,分枝细,近平展;花梗丝形,长1.4-3.5厘米,结果时稍增长;萼片4,白色,倒卵形或狭卵形,长3-4毫米,宽1.2-1.6毫米,早落;雄蕊长约4.5毫米,花药狭长圆形,长1.3-2毫米,顶端钝,花丝狭线形或丝形;心皮2-3(-5),无柄,花柱短,柱头侧生。瘦果椭圆球形或稍两侧扁,长3-3.5毫米,有8-9条纵肋,宿存柱头长约0.4毫米。6-7月开花。
分布:产云南西部和西北部、四川西南部。生海拔2000-2500米间山地灌丛中。模式标本采自云南鹤庆。
根可治小儿高热、惊风、肺炎等症(云南中草药)。
植物图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