橙舌狗舌草(Tephroseris rufa)
中文名:橙舌狗舌草。
拉丁学名:Tephroseris rufa。
属名:狗舌草属。
科名:菊科。
描述:【两个描述】多年生草本,根状茎缩短,直立或斜升,具多数纤维状根。茎单生,直立,高9-60厘米,不分枝,下部绿色或紫色,被白色棉状绒毛,或常多少脱毛。基生叶数个,莲座状,具短柄,在花期生存,卵形,椭圆形或倒披针形,长2-10厘米,宽1.5-3厘米,顶端钝至圆形,基部楔状狭成叶柄,全缘或具疏小尖齿,具羽状脉,纸质,两面初时被疏蛛丝状绒毛,后变无毛;叶柄长0.5-3厘米,具宽或狭翅,基部扩大;下部茎叶长圆形或长圆状匙形;中部茎叶无柄,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3-6厘米,宽0.5-1厘米,顶端钝,基部扩大且半抱茎,向上部渐小,上部茎叶线状披针形至线形,急尖,两面被疏蛛丝状毛,脱毛至近无毛,杂有疏至密柔毛。头状花序辐射状,或稀盘状,2-20排成密至疏顶生近伞形状伞房花序;花序梗长1-4.5厘米,被密至疏蛛丝状绒毛及柔毛,基部具线形苞片或无苞片。总苞钟状,长6-7毫米,宽7-10毫米,无外层苞片;总苞片20-22,褐紫色或仅上端紫色,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,宽1-1.5毫米,顶端渐尖,草质,外面被密至疏蛛丝状毛及褐色柔毛至变无毛。舌状花约15,管部长5毫米,舌片橙黄色或橙红色,长圆形长约20毫米,宽2.5-3毫米,顶端具3细齿,具4脉;管状花多数,花管橙黄色至橙红色,或黄色而具裂片橙黄色,长7-8毫米,长3.5-4毫米,檐部漏斗状,裂片卵状披针形,长1.2毫米,尖,具乳头状毛。花药长2.5毫米,基部钝,附片卵状披针形。瘦果圆柱形,长3毫米,无毛或被柔毛;冠毛稍红色,长3.5-4毫米。
分布:产青海(玉树、柴达木、海源、查多)、西藏(索县、察隅、波密、鲁郎)、甘肃(卓尼、姚河、天水)、四川(东俄洛、大金、马尔康、黑水、甘孜、雅江、小金、阿坝、康定、茂理、冕宁、乾宁、道孚)。生于高山草甸,海拔2650-4000米。花期6-8月。模式采自四川Karlong。
【无】
植物图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