斑子麻黄(Ephedra rhytidosperma)
中文名:斑子麻黄。
拉丁学名:Ephedra rhytidosperma。
属名:麻黄属。
科名:麻黄科。
描述:【中文引用】矮小灌木,近垫状,高5-15厘米,稀达20-30厘米,根与茎高度木质化,具短硬多瘤节的木质枝,节粗厚结状,绿色小枝细短,在节上密集、假轮生呈辐射状排列,节间细短,长1-1.5厘米,径约1毫米,纵槽纹浅或较明显。叶膜质鞘状,极细小,长约1毫米,下部1/2合生:上部2裂,裂片宽三角形,先端微钝。雄球花在节上对生,长2-3毫米,无梗,苞片通常2-13对,雄花的假花被倒卵圆形,雄蕊5-8,花丝全部合生,约1/2伸出假花被之外;雌球花单生,苞片2对,稀3对,下部一对形小,上部一对最长,约1/2合生,雌花通常2,胚珠外围的假花被粗糙,有横列碎片状细密突起,花被管长约1毫米或不及1毫米,先端斜直,微弯曲。种子通常2粒,较苞片为长,约1/3外露,黄棕色,椭圆状卵圆形、卵圆形或矩圆状卵圆形,长4-6毫米,径约3毫米,背部中央及两侧边缘有整齐明显突起的纵肋,肋间及腹面均有横列碎片状细密突起。
分布:产于宁夏贺兰山(模式标本产地),生于山坡及滩地。
本种矮小垫状,枝节膨大坚硬,小枝极细短,球花苞片仅2或3对,种子有横列碎片状细密突起,与其他种矮小麻黄极易区别。
植物图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