拱枝绣线菊(Spiraea arcuata)
中文名:拱枝绣线菊。
拉丁学名:Spiraea arcuata。
属名:绣线菊属。
科名:蔷薇科。
描述:小灌木;枝粗壮,拱形弯曲,老时无毛,暗褐色,具光泽,稍有稜角;冬芽具2枚褐色外露鳞片。叶片长椭圆形至倒卵形,长8-12毫米,宽3-5毫米,先端圆钝,具3-8锯齿或先端浅裂,稀全缘和急尖,基部渐狭成柄,无毛或近无毛。复伞房花序密具多花,总花梗和花梗微被柔毛;花红色,直径6-8毫米;花萼外被柔毛,萼筒陀螺状;雄蕊稍短于花瓣或几与花瓣等长;花盘宽锯齿状。蓇葖果无毛,稀仅沿腹缝微具柔毛,花柱顶生于背部,倾斜开展,具反折萼片。
分布:产云南、四川、西藏。生于亚高山多石地带,海拔3000-4200米。印度、锡金也有分布。
此种和楔叶绣线菊 Spiraea canescens D. Don 很相近,区别在于此种较粗壮,无毛,叶柄稍长,花较大,红色,果实无毛或仅腹缝微有毛。
植物图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