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屏边孩儿草。
拉丁学名:Rungia pinpienensis。
属名:孩儿草属。
科名:爵床科。
描述:直立草本,高约1米;老枝近圆柱形,嫩枝有4棱,近无毛。叶干时近膜质,椭圆形至阔椭圆形,长13-15厘米,宽6-8厘米,顶端骤尖,尖头长约1厘米,基部阔楔形,边缘稍波状,两面无毛或背面沿中脉和侧脉二侧被短柔毛,钟乳体白色,稍隆起;中脉和侧脉在上面平坦,在背面宽而扁平,侧脉约9-10对,近叶缘彼此联结;叶柄长2-5厘米,近无毛。穗状花序顶生,长9厘米,总梗长约1厘米;苞片4列,仅2列能育(有花),能育苞片与不育苞片均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,长约15毫米,宽约4-5毫米,顶端短尖,干膜质边檐很狭,无缘毛;花未见。蒴果长12毫米,无毛;宿萼干膜质,5裂几达基部,裂片线形,长约5毫米;种子4粒,卵圆形,稍扁,表面黑褐色,密被小瘤点。
分布:产云南〔屏边(模式标本产地)、麻栗坡〕。生于田旁小箐。
本种的苞片有能育和不能育之分,但形态无明显区别,干膜质的边檐很狭,这些都和金沙鼠尾黄(R. hirpex又名小苞孩儿草)相似,区别在于金沙鼠尾黄的苞片较狭,披针状线形,边缘有毛,叶卵形或长圆形,长2.5-9厘米,宽1.5-4.5厘米,蒴果小,长约7-8毫米。云南孩儿草R. yunnanensis的能育苞片和不育苞片形状不同,叶为卵形,故也不致混淆。
植物图片:

屏边孩儿草照片和图片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