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果白刺(Nitraria sibirica)
中文名:小果白刺。
拉丁学名:Nitraria sibirica。
属名:白刺属。
科名:蒺藜科。
描述:灌木,高0.5-1.5米,弯,多分枝,枝铺散,少直立。小枝灰白色,不孕枝先端刺针状。叶近无柄,在嫩枝上4-6片簇生,倒披针形,长6-15毫米,宽2-5毫米,先端锐尖或钝,基部渐窄成楔形,无毛或幼时被柔毛。聚伞花序长1-3厘米,被疏柔毛;萼片5,绿色,花瓣黄绿色或近白色,矩圆形,长2-3毫米。果椭圆形或近球形,两端钝圆,长6-8毫米,熟时暗红色,果汁暗蓝色,带紫色,味甜而微咸;果核卵形,先端尖,长4-5毫米。花期5-6月,果期7-8月。
分布:分布于我国各沙漠地区;华北及东北沿海沙区也有分布。生于湖盆边缘沙地、盐渍化沙地、沿海盐化沙地。蒙古、中亚、西伯利亚也有分布。模式标本产于俄罗斯巴尔古津(БapГэИн)地区,现可能已遗失。
耐盐碱和沙埋,适于地下水位1-2米深的沙地生长。沙埋能生不定根,积沙形成小沙包。对湖盆和绿洲边缘沙地有良好地固沙作用。果入药健脾胃、助消化。枝、叶、果可做饲料。
植物图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