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叶轮钟草(Campanumoea celebica)
中文名:小叶轮钟草。
拉丁学名:Campanumoea celebica。
属名:金钱豹属。
科名:桔梗科。
描述:与上一种在体态等许多性状方面均几乎相同,所不同的是,本种花全部顶生,不腋生,有时组成有3朵花的聚伞花序,花梗通常无小苞片,有时有一对带柄而多少叶状小苞片;花萼贴生至子房中部,裂片宽条形至条状披针形,有短齿至近于全缘。花丝基部仅稍稍扩大,通常无毛。浆果白色、黄色,或稍带粉红色。此外,本种茎较矮,叶较小,长至11厘米,宽至4厘米。花冠蓝色,花期较早,7月前开花。
分布:产云南(景洪、景东、漾濞、福贡、贡山)和西藏东南部(察隅、墨脱、林芝)。缅甸、泰国至新几内亚巴布亚广布。生于海拔2600米以下的林中、灌丛中、林缘草地以及河边。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。
这个种常被混在前一种内,昊征镒和李锡文认为应予分开,我们同意作两个种处理,区别是明显的。Moeliono 作两个亚种处理,说它们在地理上相替代,从我国情况看,确实如此,前一种分布于云南勐腊以东,本种则在景洪以西。但整体看,两者均出现于菲律宾、印度尼西亚至缅甸、泰国,因此它们实际上不会是替代关系。
植物图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