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套鞘薹草。
拉丁学名:Carex maubertiana。
属名:薹草属。
科名:莎草科。
描述:根状茎粗短,木质,无地下匍匐茎。秆丛生,高60-80厘米,稍细而坚挺,钝三棱形,基部具褐色无叶片的鞘。叶较密生,上部的长于秆,下部的较短,宽4-6毫米,较坚挺,边缘稍外卷,背面有明显的小横隔脉,叶鞘较长,常上下互相套叠而紧包着秆,鞘口具明显的紫红色叶舌。苞片叶状,长于花序,具鞘。小穗6-9个,上面的小穗间距短,下面的小穗间距较长些,顶生小穗为雄小穗,狭圆柱形,长2-3厘米,具短柄;其余小穗为雌小穗,圆柱形,长2-3厘米,密生多数花,具短柄。雌花鳞片宽卵形,长约1.8毫米,顶端急尖,具短尖,膜质,淡黄色,具锈色短条纹,中间具1条淡绿色中脉。果囊近直立,长于鳞片,宽倒卵形,钝三棱形,长约3毫米,膜质,黄绿色,具锈色短条纹,密被白色短硬毛,背面具2条明显的侧脉,基部急狭成短柄,顶端急狭成较短的喙,喙口具2短齿。小坚果紧包于果囊内,宽椭圆形,三棱形,长约2毫米,基部急狭成短柄,顶端急尖;花柱短,基部稍增粗,柱头3个。花果期6-9月。
分布:产于浙江、福建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省,生于山坡林下或路边阴湿处,海拔400-1000米。也分布于越南、尼泊尔、锡金和印度南部。模式标本采自越南大叻 (Da Lat)。
【无】
植物图片:

套鞘薹草照片和图片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