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太鲁阁栎。
拉丁学名:Quercus tarokoensis。
属名:栎属。
科名:壳斗科。
描述:常绿小乔木。小枝纤细,幼时被灰褐色短柔毛,后渐脱落,具淡褐色圆形皮孔。叶片薄革质,长卵形,长2-4厘米,宽1.5-2.8厘米,顶端渐尖,基部浅心形,叶缘具刺芒状尖锯齿,叶面中脉、侧脉均不明显,叶面中脉有时被星状毛,叶背中脉下部密被褐色星状毛或无毛;叶柄长3-5毫米,被褐色绒毛。壳斗杯形,包着坚果约1/2,直径约7毫米,高4-5毫米;小苞片卵形,长约1毫米,除顶端外密被灰褐色绒毛。坚果长卵形,直径约8毫米,高约12毫米,无毛,果脐小,径约3毫米。花期4-5月,果期翌年10-11月。
分布:台湾特产种,北自花莲太鲁阁一带,东南从利稻至嘉宝,最南至屏东雾台阿礼附近。生于海拔350-1 250米的溪流两岸、河谷峭壁上,在石灰岩壁上为优势树种。模式标本采自台湾花莲。
【无】
植物图片:

太鲁阁栎照片和图片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