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天山千里光。
拉丁学名:Senecio tianshanicus。
属名:千里光属。
科名:菊科。
描述:矮小根状茎草本。茎单生或数个簇生,上升或直立,高5-20厘米,不分枝或有时自基部分枝,幼时被疏蛛丝状毛,后或多或少脱毛。基生叶和下部茎叶在花期生存,具梗;叶片倒卵形或匙形,长4-8厘米,宽0.8-1.5厘米,顶端钝至稍尖,基部狭成柄,边缘近全缘,具浅齿或浅裂,上面绿色,近无毛或无毛,下面多少被蛛丝状柔毛,或多少脱毛;中部茎叶无柄,长圆形或长圆状线形,长2.5-4厘米,宽0.5-1厘米,顶端钝,边缘具浅齿至羽状浅裂,或稀羽状深裂,基部半抱茎,羽状脉,侧脉不明显;上部叶较小,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全缘,两面无毛。头状花序具舌状花,2-10排列成顶生疏伞房花序,稀单生;花序梗长0.5-2.5厘米,被蛛丝状毛,或多少无毛。小苞片线形或线状钻形,长3-5毫米,尖。总苞钟状,长6-8毫米,宽3-6毫米;具外层苞片;苞片4-8,线形,长3-5毫米,渐尖,常紫色;总苞片约13,线状长圆形,长6-7毫米,宽1-1.5毫米,渐尖,上端黑色,常流苏状,具缘毛或长柔毛,草质,具干膜质边缘,外面被疏蛛丝状毛至变无毛。舌状花约10,管部长3毫米;舌片黄色,长圆状线形,长5-6毫米,宽1.5-2毫米,顶端钝,具3细齿,具4脉;管状花26-27;花冠黄色,长6-7毫米,管部长3-3.5毫米,檐部漏斗状;裂片长圆状披针形,长1.2毫米,尖,上端具乳头状毛;花药线形,长2毫米,基部具钝耳;附片卵状披针形,花药颈部柱状,向基部膨大。花柱分枝长1毫米,顶端截形,具乳头状毛。瘦果圆柱形,长3-3.5毫米,无毛。冠毛白色或污白色,长8毫米。花期7-9月。
分布:产新疆(巴音、和硕)、青海(西宁、称多、柴达木、门源、玉树)、甘肃(天水、拉卜兰卡Ang chu)、内蒙古(阿拉善盟)、四川(Baidun)、西藏(拉萨、工布江达)。生于草坡、开旷湿处或溪边,海拔2450-5000米。俄罗斯、吉尔吉斯斯坦及缅甸北部也有分布。模式采自吉尔吉斯斯坦。
【无】
植物图片:

天山千里光照片和图片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