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野芋(Colocasia gigantea)
中文名:大野芋。
拉丁学名:Colocasia gigantea。
属名:芋属。
科名:天南星科。
描述:多年生常绿草本,根茎倒圆锥形,粗3-5(-9)厘米,长5-10厘米,直立。叶丛生,叶柄淡绿色,具白粉,长可达1.5米,下部1/2鞘状,闭合;叶片长圆状心形、卵状心形,长可达1.3米,宽可达1米,有时更大,边缘波状,后裂片圆形,裂弯开展。花序柄近圆柱形,常5-8枚并列于同一叶柄鞘内,先后抽出,长30-80厘米,粗1-2厘米,每一花序柄围以1枚鳞叶;鳞叶膜质,披针形,渐尖,长与花序柄近相等,展平宽3厘米,背部有2条棱凸。佛焰苞长12-24厘米:管部绿色,椭圆状,长3-6厘米,粗1.5-2厘米,席卷;檐部长8-19厘米,粉白色,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,基部兜状,舟形展开,直径2-3厘米,锐尖,直立。肉穗花序长9-20厘米,雌花序圆锥状,奶黄色,基部斜截形;不育雄花序长圆锥状,长3-4.5厘米,下部粗1-2厘米;能育雄花序长5-14厘米,雄花棱柱状,长4毫米,雄蕊4,药室长圆柱形。附属器极短小,锥状,长1-5毫米。浆果圆柱形,长5毫米,种子多数,纺锤形,有多条明显的纵棱。花期4-6月,果9月成熟。
分布:产云南、广西、广东、福建、江西,海拔100-700米,常见于沟谷地带,特别是石灰岩地区,生于林下湿地或石缝中;多与海芋混生,组成通称的芭蕉-海芋群落。浙江、上海、安徽、四川等地的庭园和寺庙常有栽培。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也有。
根茎入药,能解毒消肿,祛痰镇痉(四川)。
植物图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