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白刺(Nitraria roborowskii)
中文名:大白刺。
拉丁学名:Nitraria roborowskii。
属名:白刺属。
科名:蒺藜科。
描述:灌木,高1-2米,枝平卧,有时直立;不孕枝先端刺针状,嫩枝白色。叶2-3片簇生,矩圆状匙形或倒卵形,长25-40毫米,宽7-20毫米,先端圆钝,有时平截,全缘或先端具不规则2-3齿裂。花较其他种稀疏。核果卵形,长12-18毫米,直径8-15毫米,熟时深红色,果汁紫黑色。果核狭卵形,长8-10毫米,宽3-4毫米。花期6月,果期7-8月。
分布:分布于内蒙古西部、宁夏、甘肃河西、新疆、青海各沙漠地区。生于湖盆边缘、绿洲外围沙地。蒙古也有分布。
本种果的颜色和形态变化很多,前人定有f. brunnescens Petrov. f. irregularis Petrov等变型。叶有灰绿色和绿色;嫩枝叶有被白柔毛和无毛之别。这些性状极不稳定。我们认为种下等级勿须再分。本种有时由于干旱,叶形变小,接近白刺N. tangutorum Bobr.但其花序上花较稀疏,果及核均较大,尚易分开。
植物图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