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大叶榉树。
拉丁学名:Zelkova schneideriana。
属名:榉属。
科名:榆科。
描述:乔木,高达35米,胸径达80厘米;树皮灰褐色至深灰色,呈不规则的片状剥落;当年生枝灰绿色或褐灰色,密生伸展的灰色柔毛;冬芽常2个并生,球形或卵状球形。叶厚纸质,大小形状变异很大,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,长3-10厘米,宽1.5-4厘米,先端渐尖、尾状渐尖或锐尖,基部稍偏斜,圆形、宽楔形、稀浅心形,叶面绿,干后深绿至暗褐色,被糙毛,叶背浅绿,干后变淡绿至紫红色,密被柔毛,边缘具圆齿状锯齿,侧脉8-15对;叶柄粗短,长3-7毫米,被柔毛。雄花1-3朵簇生于叶腋,雌花或两性花常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。核果与榉树相似。花期4月,果期9-11月。
分布:产陕西南部、甘肃南部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河南南部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东南部、贵州、云南和西藏东南部。常生于溪间水旁或山坡土层较厚的疏林中,海拔200-1 100米,在云南和西藏可达1 800-2 800米。华东和中南地区有栽培。模式标本采自湖南长沙。
木材致密坚硬,纹理美观,不易伸缩与反挠,耐腐力强,其老树材常带红色,故有“血榉”之称,为供造船、桥梁、车辆、家具、器械等用的上等木材;树皮含纤维46%,可供制人造棉、绳索和造纸原料。
植物图片:

大叶榉树照片和图片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