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裂福王草(Prenanthes macrophylla)
中文名:多裂福王草。
拉丁学名:Prenanthes macrophylla。
属名:福王草属。
科名:菊科。
描述:多年生草本,高0.5-1.5米。茎直立,单生,基部直径达8毫米,上部圆锥花序状分枝,全部茎枝有稀疏或极稀疏的多细胞节毛或脱毛而至无毛。中下部茎叶掌式羽状深裂,全形圆形、几圆或长圆形,长8.5-29厘米,宽8-22厘米,有长叶柄,叶柄长9-14厘米,顶裂片较大,3深裂或3全裂,二回裂片长椭圆形,边缘有极稀疏的小锯齿或大三角形锯齿,侧裂片通常1对,椭圆形、长椭圆形或菱形,长3-8厘米,宽1.5-5厘米,不分裂或3深裂,二回中央裂片长椭圆形,二回两侧裂片三角形、偏斜三角形或长三角形,如侧裂片为2-3对,则下方的侧裂片极小,常成耳状,全部侧裂片或二回裂片边缘全缘、少锯齿或不等大锯齿,齿顶有小尖头;上部茎叶与中下部茎叶同形并等样分裂或3深裂;花序分枝上的叶,长椭圆形、披针形或线形,长2.5-7厘米,宽约1.5厘米,全缘或每侧有1大锯齿或锯齿或3浅裂。头状花序多数,在或沿茎枝排列成圆锥花序。总苞狭圆柱状,长约1.2-1.4厘米,宽约2毫米;总苞片约3层,外层及最外层短,卵形或卵状三角形,长1-2毫米,宽0.5-1毫米,顶端急尖或短渐尖,内层5枚,线状长披针形,长1.2-1.4厘米,宽1毫米,顶端急尖或钝,全部苞片外面有稀疏的短卷毛或脱毛而至无毛。舌状小花5枚,淡红紫色。瘦果圆柱状,长4毫米,棕色,顶端截形,有5条高起纵肋,肋间有小肋。冠毛2层,浅土红色,长6毫米,细锯齿状。花果期7-10月。
分布:分布北京、河北(兴隆)、山西(昔阳、垣曲)、陕西(留坝、山阳、周至、南郑)、甘肃(文县、合水、康县)、河南(卢氏)、四川(城口、大金)。生于山坡、山谷林下、草丛中或潮湿地,海拔1 100-2 300米。
模式标本采自河北。
植物图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