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斑杜鹃(Rhododendron kendrichii)
中文名:多斑杜鹃。
拉丁学名:Rhododendron kendrichii。
属名:杜鹃属。
科名:杜鹃花科。
描述:小乔木或灌木,高约1-3米;幼枝粗壮,当年生幼枝被丛卷毛;老枝光滑无毛,树皮淡褐色或棕色,有层状剥落。叶薄革质,长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7-11厘米,宽2-4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两面无毛,中脉在上面下凹,在下面明显凸起,有紧贴的黄色绵毛,侧脉整齐,常17-24对,在上面微下陷,在下面微突;叶柄圆柱状,长1-1.5厘米,上面有沟槽,幼时被绵毛,后变无毛。总状伞形花序,有花7-12朵,总轴长1-1.5(-3)厘米,被密柔毛;花梗长3-10毫米,幼时被丛卷毛;花萼盘状,有5齿裂,裂片三角形,长约1毫米,无毛;花冠钟状,长3-3.5厘米,深红色,有深色斑点,基部宽阔,直径约1厘米,有5个蜜腺囊,5裂,裂片近圆形,长宽约1厘米,顶端有凹缺;雄蕊10,长约1.5-2.2厘米,不等长,花丝线形,全部无毛;子房圆柱状,长约7毫米,有稀疏的糙伏毛,但无腺体,花柱长约2厘米,光滑无毛,柱头微膨大。蒴果长1.5-2.5厘米,直径约4毫米,常弯曲。花期4-5月,果期8-10月。
分布:产我国西藏东部。生于海拔2 600-2 700米的山坡、灌木丛中。不丹、印度东北部也有分布。模式标本采自不丹。
本种与窄叶杜鹃 R. araiophyllum Balf. f. W. W. Smith,蜡叶杜鹃 R. lukiangense Franch. 及长轴杜鹃 R. ramsdenianum Cowan相近,但是本种的叶薄革质,叶形较窄,长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花深红色,有斑点,子房有糙伏毛而无腺体,花序总轴具毛等不同。
植物图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