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口茴芹(Pimpinella fargesii)
中文名:城口茴芹。
拉丁学名:Pimpinella fargesii。
属名:茴芹属。
科名:伞形科。
描述:多年生草本,高0.4-1米。直根或须根。茎直立,中、上部分枝,无毛。基生叶有柄,长3-10厘米;叶片羽状分裂,裂片2-3对,下面一对有柄,长1-3厘米,宽1.5-3厘米,稀2回羽状分裂,裂片卵形或长卵形,长3-4厘米,宽1.5-3厘米,基部楔形或微心形,顶端长尖,边缘有锯齿;茎中、下部叶与基生叶同形;茎上部叶较小,无柄,叶片基部有膜质叶鞘,3裂,裂片线状披针形。通常无总苞,或偶有1片,线形;伞辐7-15,近等长,长2-3厘米;小总苞片1-5,线形,短于花柄;小伞形花序有花10-20;无萼齿;花瓣卵形、倒卵形,白色,基部楔形,顶端微凹,有内折小舌片;花柱基圆锥形,花柱长为花柱基的2-3倍,向两侧弯曲。果实卵球形,基部心形,微被柔毛,果棱不明显;每棱槽内有油管2-3,合生面油管4;胚乳腹面平直。花果期7-9月。
分布:产四川东部及西部、湖北西部。生于海拔500-3400米的沟边、林下或草坡上。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城口。
P. fargesii de Boiss. var. alba de Boiss. 和原种的模式产地均在四川城口县。根据描述,该变种与原种的主要区别在于该变种的花白色,而原种的花为红色,但从城口和邻近地区以及湖北的大量标本中,花皆为白色。H. Wolff 1927 年对原种的描述中,花为白色或红色,可见,花白色不能作为与原种的区别特征,故将该变种与原种合并。
植物图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