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茉莉(Clerodendrum wallichii)
中文名:垂茉莉。
拉丁学名:Clerodendrum wallichii。
属名:大青属。
科名:马鞭草科。
描述:直立灌木或小乔木,高2-4米;小枝锐四棱形或呈翅状,无毛,髓部充实。叶片近革质,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11-18厘米,宽2.5-4厘米,顶端渐尖或长渐尖,基部狭楔形,全缘,两面无毛;侧脉7-8对,在表面略显著,近边缘弧状网结,细脉略显;叶柄长约1厘米。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状,长20-33厘米,下垂,无毛,每聚伞花序对生或交互对生,着花少数,花序梗及花序轴锐四棱形或翅状;苞片小,线形或钻形;花萼长约1厘米,萼管很短,裂片卵状披针形,长7-8毫米,果时增大增厚,鲜红色或紫红色;花冠白色,花冠管长约1.1厘米,裂片倒卵形,长1.1-1.5厘米;雄蕊及花柱伸出花冠,花丝在花后旋卷。核果球形,径1-1.3厘米,初时黄绿色,成熟后紫黑色,光亮,通常2槽纹较显著。花果期10月至次年4月。
分布:产广西西南部、云南西部和西藏。生于海拔100-1190米的山坡、疏林中;福建、广东、江苏等地温室有栽培。锡金、印度东北部、孟加拉、缅甸北部至越南中部也有分布。
本种小枝、花序梗及花序轴锐四棱形或翅状等特征,易与相近种长叶大青 Cl. longi-limbum P'ei和南垂茉莉Cl.henryi P'ei 区别。
植物图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