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荆芥(Chenopodium ambrosioides)
中文名:土荆芥。
拉丁学名:Chenopodium ambrosioides。
属名:藜属。
科名:藜科。
描述: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高50-80厘米,有强烈香味。茎直立,多分枝,有色条及钝条棱;枝通常细瘦,有短柔毛并兼有具节的长柔毛,有时近于无毛。叶片矩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,先端急尖或渐尖,边缘具稀疏不整齐的大锯齿,基部渐狭具短柄,上面平滑无毛,下面有散生油点并沿叶脉稍有毛,下部的叶长达15厘米,宽达5厘米,上部叶逐渐狭小而近全缘。花两性及雌性,通常3-5个团集,生于上部叶腋;花被裂片5,较少为3,绿色,果时通常闭合;雄蕊5,花药长0.5毫米;花柱不明显,柱头通常3,较少为4,丝形,伸出花被外。胞果扁球形,完全包于花被内。种子横生或斜生,黑色或暗红色,平滑,有光泽,边缘钝,直径约0.7毫米。花期和果期的时间都很长。
分布:原产热带美洲,现广布于世界热带及温带地区。我国广西、广东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四川等省有野生,喜生于村旁、路边、河岸等处。北方各省常有栽培。
全草入药,治蛔虫病、钩虫病、蛲虫病,外用治皮肤湿疹,并能杀蛆虫。果实含挥发油(土荆芥油),油中含驱蛔素(O10H16C2)是驱虫有效成分。
植物图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