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台湾牛齿兰。
拉丁学名:Appendicula formosana。
属名:牛齿兰属。
科名:兰科。
描述:附生草本。茎丛生,近直立或下垂,长40-50厘米,全部包藏于筒状叶鞘之中,节间长约1厘米。叶多枚,二列互生于茎上,长圆形或狭卵状椭圆形,长2-4厘米,宽0.7-1.5厘米,先端钝或浑圆,略2裂并在凹缺中具小芒尖,基部具圆筒状鞘,有关节。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,较短,长约1厘米,具5-15朵小花;花苞片卵形或近三角形,长1.5-2毫米;花梗和子房长约2毫米;花淡绿色或绿白色,肉质;中萼片长圆状卵形,长约2.5毫米,宽约1.5毫米,先端钝;侧萼片三角状卵形,长3-3.5毫米,基部宽达2.5毫米,着生于蕊柱足上,与唇瓣基部共同形成萼囊;花瓣倒卵状椭圆形,长1.8-2.5毫米,宽0.7-1毫米;唇瓣近圆形,着生于蕊柱足末端,长2.3-3毫米,基部凹陷,在近基部上方具1个微凹而圆的附属物;萼囊长约1.5毫米;蕊柱长约0.8毫米,有明显的蕊柱足。花期不定,全年开花。
分布:产台湾南部(屏东、台东)。生于溪旁或林中树干上,海拔100-1200米。模式标本采自台湾恒春半岛。
应绍舜根据花粉块4个将本种归入 Podochilus, 但林赞标所绘的图中却为6个。我们未看到标本,难以判断。上面描述摘自台湾有关文献。
植物图片:

台湾牛齿兰照片和图片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