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台湾杨桐。
拉丁学名:Adinandra formosana。
属名:杨桐属。
科名:山茶科。
描述:【两个描述】灌木或小乔木;枝圆筒形,小枝较细弱,深灰褐色,无毛,一年生新枝淡褐色或淡红褐色,连同顶芽被灰褐色平伏短柔毛。叶互生,革质或薄革质,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5-8 (-11) 厘米,宽2-3 (-3-5)厘米,顶端短渐尖,尖或近钝形,边缘上半部有明显锯齿,下半部全缘,上面亮绿色,无毛,下面淡绿色,通常疏被平伏短柔毛,老后几无毛或无毛;侧脉10-12对,两面隐约可见;叶柄长2-5毫米,被短柔毛或几无毛。花单朵腋生,花梗纤细,长2.5-3厘米,稍下垂,无毛,疏被短柔毛;小苞片2,早落,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4-5毫米,宽约2毫米,外面疏被短柔毛或几无毛;萼片5,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7-9毫米,宽3-5毫米,顶端尖,边缘具腺点,外面疏被短柔毛或几无毛;花瓣5,长圆状卵形,长7-10毫米,宽4-6毫米,顶端尖,外面全无毛;雄蕊20-25,长6-7毫米,花丝长2-3毫米,无毛,花药线状披针形,长2-2.5毫米,有丝毛,顶端有小尖头;子房圆锥形,被短柔毛,3室,胚珠每室多数,花柱单一,长4-5毫米,无毛。果圆球形,疏被短柔毛,熟时直径7-8毫米,宿存花柱长8-9毫米;种子小,多数,褐色,有光泽,表面具网纹。花期4-6月,果期8-9月。
分布:产于我国台湾省西部(台北、台中、新竹、高雄、台南、屏东);生于山地林中、林缘或路旁灌丛中。模式标本采自台湾女奶社(牡丹)。
本种是Hayata于1906年命名的,1947年Kobuski将它归并,作为杨桐A. millettii Benth. et Hook. f. ex Hance的一个变种,1950年Keng在Taiwania 1 (2-4): 242,1950又将它恢复为一个独立的种。
植物图片:

台湾杨桐照片和图片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