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杉木(Cunninghamia konishii)
中文名:台湾杉木。
拉丁学名:Cunninghamia konishii。
属名:杉木属。
科名:杉科。
描述:乔木,高达50米,胸径2.5米;树皮淡红褐色或红棕色。叶披针形,通常微呈镰状,辐射伸展,革质较柔软,长1.5-2厘米,宽1.5-2.5毫米,边缘有极细的钝锯齿,上部渐窄,先端钝尖,两面均有气孔线,下面较多而显著。球果卵圆形或广卵圆形,长1.5-2.5厘米,径约2厘米;苞鳞卵形或长卵形,革质,坚硬,先端具微急尖的三角状,尖头,边缘的细锯齿通常不甚明显;种鳞小,先端三裂,裂片上缘具不规则的细锯齿;种子长卵形或矩圆形,扁平,周围有窄翅。
分布:为我国特有树种,产于台湾中部以北山区海拔1300-2000米地带。通常混生于台湾扁柏及红桧林中,或与阔叶树混生,或组成小面积的单纯林。模式标本采自台湾蛮大山。
木材心边材明显,纹理直,结构细,质轻软,有芳香,耐久用。供建筑、造船、电杆等用。为台湾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,可作台湾高山中部的主要造林树种。
植物图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