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台湾扁柏。
拉丁学名:Chamaecyparis obtusa var. formosana。
属名:扁柏属。
科名:柏科。
描述:乔木,高达40米,胸径达3米;树冠尖塔形;树皮淡红褐色,较平滑,裂成薄条片脱落;枝条平展,红褐色,枝皮裂成鳞状薄片脱落。鳞形叶较薄,先端钝尖,小枝上面之叶露出部分菱形, 长1-1.2毫米,绿色,小枝下面之叶被白粉,干时变红褐色或褐色,侧面之叶斜三角状卵形,长1-2毫米,先端微内弯。球果圆球形,径10-11毫米,熟时红褐色;种鳞4-5对,顶部为不规则五角形,表面皱缩,有不规则的沟纹,中央微凹,有凸起的三角状小尖头;种子扁,倒卵圆形,两侧边缘有窄翅,稀具三棱,棱上有窄翅,红褐色,微有光泽,连翅长3-3.5毫米,宽2-3毫米。
分布:为我国的特有树种,产于台湾中央山脉北部及中部太平山、三星山、八仙山、阿里山等地海拔1300-2800米、气候温和湿润、雨量多、相对湿度大、富腐殖质的黄壤、灰棕壤及黄棕壤土上。在分布带的上段组成大面积单纯林,下段与红桧混生成林。模式标本采自台湾。
为台湾最主要的森林树种,过去森林面积宽广,木材蓄积量大,占台湾木材生产的第一位,也是台湾最主要的造林树种。边材淡红黄色,心材淡黄褐色,有光泽,有香气,材质坚韧,耐久用,比重0.54供建筑、桥梁、造船、车辆、电杆、家具、器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材。
植物图片:

台湾扁柏照片和图片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