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勾儿茶(Berchemia formosana)
中文名:台湾勾儿茶。
拉丁学名:Berchemia formosana。
属名:勾儿茶属。
科名:鼠李科。
描述:藤状灌木,全株无毛;小枝紫黑色,无毛。叶纸质,卵形或宽卵状矩圆形,长2-3厘米,宽1-1.5厘米,顶端近圆形或稍尖,具小尖头,基部圆形,两面无毛,上面干时变黑色,下面变白色,被粉,侧脉每边6-8条,叶脉在两面稍凸起;叶柄长4-8毫米,无毛。花黄绿色,通常2-3个簇生,在侧枝顶端排成聚伞总状花序,花序长2-5厘米;花芽球形,短于花梗,顶端略尖;萼片卵形,顶端急狭成短尖;花瓣倒卵形,短于萼片;花梗长2-3毫米。核果长圆柱形,长7-10毫米,直径约2.5毫米,基部宿存的花盘盘状;果梗长2-4毫米。花期秋季,果期翌年4-5月。
分布:产我国台湾。生于山坡灌丛,海拔900米。模式标本采自台湾。也分布于日本琉球。
此种以叶较小,侧脉每边6-8条;萼片顶端有急狭的短尖,与枯岭勾儿茶相区别。后者仅见于华东、中南和西南各省区。Mercalf将本种并于光枝勾儿茶B. polyphylla var. leioclada Hand.-Mazz.显然是错误的。后者的叶形及花序与本种有明显的不同。
植物图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