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叉叶苏铁。
拉丁学名:Cycas micholitzii。
属名:苏铁属。
科名:苏铁科。
描述:树干圆柱形,高20-60厘米,径4-5厘米,基部粗10-12厘米,光滑,暗赤色。叶呈叉状二回羽状深裂,长2-3米,叶柄两侧具宽短的尖刺;羽片间距离约4厘米,叉状分裂;裂片条状披针形,边缘波状,长20-30厘米,宽2-2.5厘米,幼时被白粉,后呈深绿色,有光泽,先端钝尖,基部不对称。雄球花圆柱形,长15-18厘米,径约4厘米,梗长3厘米,粗1.5厘米;小孢子叶近匙形或宽楔形,光滑,黄色,边缘桔黄色,长1-1.8厘米,宽约8毫米、顶部不育部分长约8毫米,有绒毛,圆或有短而渐尖的尖头,花药3-4个聚生;大孢子叶基部柄状,桔黄色,长约8厘米,柄与上部的顶片近等长或稍短,胚株1-4枚,着生于大孢子叶柄的上部两侧,近圆球形,被绒毛,上部的顶片菱状倒卵形,宽约3.5厘米,边缘具篦齿状裂片,裂片钻形,直立,长1.5-2厘米。种子成熟后变黄,长约2.5厘米。
分布:产广西龙津。
Dyer于1899年根据H. B. Morse采自广西龙津的标本(无生殖器官),命名为Cycas rumphii Miq. var. bifida Dyer. 以后于1905年,Dyer根据采自越南的类似标本(有生殖器官)定名为C. micholitzii Dyer,他认为广西龙津的这类植物,叶具有二歧分叉羽状裂片的特征及在地理位置上又与越南邻近,推测这两地的植物很可能是同属一种~我们未见到龙津的这种苏铁,对这种植物的认识主要根据原记载的描一述。应当指出,产于龙津的苏铁,一由于迄今仍未见到其生殖器官的性状,因此,对龙津的这种苏铁是否与越南的C. micholitzii Dyer同属一种,尚待今后见到它的生殖器官标本才能最后确定。
植物图片:

叉叶苏铁照片和图片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