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单叶黄耆。
拉丁学名:Astragalus efoliolatus。
属名:黄耆属。
科名:蝶形花科。
描述:多年生矮小草本,高5-10厘米。茎短缩,密丛状。主根细长,直伸,黄褐色或暗褐色。叶有1片小叶;托叶卵形或披针状卵形,长5-6毫米,膜质,先端渐尖或撕裂,外面被稀疏伏贴毛;小叶线形,长2-12厘米,宽1-2毫米,先端渐尖,两面疏被白色伏贴毛,全缘,下部边缘常内卷,中脉明显。总状花序生2-5花,较叶短,腋生;苞片披针形,膜质,被白色长毛,先端尖,与花梗近等长;花萼钟状管形,长5-7毫米,密被白色伏贴毛,萼齿线状钻形,较萼筒稍短;花冠淡紫色或粉红色,旗瓣长圆形,长8-11毫米,先端微凹,中部缢缩,瓣柄不明显,翼瓣长7-10毫米,瓣片狭长圆形,较瓣柄长,龙骨瓣较翼瓣短,瓣片稍宽,近半圆形,与瓣柄近等长;子房有毛。荚果卵状长圆形,长约1厘米,扁平,先端有短喙,无柄,被白色伏贴毛。花期6-9月,果期9-10月。
分布:产内蒙古,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。喜生于砂质冲积土上。蒙古也有分布。模式标本采自甘肃东北部。
青鲜草牛羊喜食,可作牧草。
植物图片:

单叶黄耆照片和图片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