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西忍冬(Lonicera webbiana)
中文名:华西忍冬。
拉丁学名:Lonicera webbiana。
属名:忍冬属。
科名:忍冬科。
描述:落叶灌木,高达3 (-4) 米;幼枝常秃净或散生红色腺,老枝具深色圆形小凸起。冬芽外鳞片约5对,顶突尖,内鳞片反曲。叶纸质,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4-9 (-18) 厘米,顶端渐尖或长渐尖,基部圆或微心形或宽楔形,边缘常不规则波状起伏或有浅圆裂,有睫毛,两面有疏或密的糙毛及疏腺。总花梗长2.5-5 (-6.2) 厘米;苞片条形,长 (1-) 2-5毫米;小苞片甚小,分离,卵形至矩圆形,长1毫米以下;相邻两萼筒分离,无毛或有腺毛,萼齿微小,顶钝、波状或尖;花冠紫红色或绛红色,很少白色或由白变黄色,长1厘米左右,唇形,外面有疏短柔毛和腺毛或无毛,筒甚短,基部较细,具浅囊,向上突然扩张,上唇直立,具圆裂,下唇比上唇长1/3,反曲;雄蕊长约等于花冠,花丝和花柱下半部有柔毛。果实先红色后转黑色,圆形,直径约1厘米;种子椭圆形,长5-6毫米,有细凹点。花期5-6月,果熟期8月中旬至9月。
分布:产山西(五台山)、陕西南部、宁夏南部(隆德、泾源)、甘肃南部、青海东部、江西(贵溪)、湖北西部、四川东北和西部、云南西北部及西藏(东部和吉隆)。生于针、阔叶混交林、山坡灌丛中或草坡上,海拔1800-4000米。欧洲东南部、阿富汗、克什米尔至不丹也有分布。
Lonicera heteroloba Batal., L. tatsiensis Franch. 和 L. adenophora Franch. 与本种的区别是不明显的,也许仅仅在于花的颜色上,即本种的花据说是黄带紫色,有时最终变深紫色,而上述各种的花一开始就是紫红色或绛红色的。但根据野外记录,也有个别国产标本的花是白色或由白变黄的,可见花的颜色的变化也是比较大的。不管怎样,仅仅根据花的颜色来划分种是不可设想的。鉴于以上情况,再考虑到这些种的连续性地理分布式样,把它们全部作为同一个种来处理也许比较适宜。
植物图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