匙叶甘松(Nardostachys jatamansi)
中文名:匙叶甘松。
拉丁学名:Nardostachys jatamansi。
属名:甘松属。
科名:败酱科。
描述:多年生草本,高5-50厘米;根状茎木质、粗短,直立或斜升,下面有粗长主根,密被叶鞘纤维,有烈香。叶丛生,长匙形或线状倒披针形,长3-25厘米,宽0.5-2.5厘米,主脉平行三出,无毛或微被毛,全缘,顶端钝渐尖,基部渐窄而为叶柄,叶柄与叶片近等长;花茎旁出,茎生叶1-2对,下部的椭圆形至倒卵形,基部下延成叶柄,上部的倒披针形至披针形,有时具疏齿,无柄。花序为聚伞性头状,顶生,直径1.5-2厘米,花后主轴及侧轴常不明显伸长;花序基部有4-6片披针形总苞,每花基部有窄卵形至卵形苞片1,与花近等长,小苞片2,较小。花萼5齿裂,果时常增大。花冠紫红色、钟形,基部略偏突,长4.5-9毫米,裂片5,宽卵形至长圆形,长2-3.8毫米,花冠筒外面多少被毛,里面有白毛;雄蕊4,与花冠裂片近等长,花丝具毛;子房下位,花柱与雄蕊近等长,柱头头状。瘦果倒卵形,长约4毫米,被毛;宿萼不等5裂,裂片三角形至卵形,长1.5-2.5毫米,顶端渐尖,稀为突尖,具明显的网脉,被毛。花期6-8月。
分布:产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。生于高山灌丛、草地,海拔2600-5000米。印度、尼泊尔、不丹、锡金也有分布。
本种为著名的香料植物。
植物图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