凹脉柃(Eurya impressinervis)
中文名:凹脉柃。
拉丁学名:Eurya impressinervis。
属名:柃木属。
科名:山茶科。
描述:灌木或小乔木,高3-10米,全株无毛;树皮灰褐色或褐黑色,稍平滑;嫩枝具4棱,小枝灰褐色;顶芽长锥形。叶纸质,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,长7-11厘米,宽2-3.4厘米,顶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细锯齿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,两面均无毛,中脉在上面凹下,下面凸起,侧脉10-13对,在上面显著凹下,下面隆起;叶柄长3-5毫米。花1-4朵簇生于叶腋,花梗长2-3毫米,无毛。雄花:小苞片2,萼片状,圆形;萼片5,膜质,近圆形,长约2毫米,顶端圆,并有小尖头,无毛;花瓣5,白色,倒卵形,长约5毫米;雄蕊15-19枚,花药具数分格,退化子房无毛。雌花的小苞片和萼片与雄花几同形,但较小;花瓣5,长圆形,长约3毫米;子房长卵形,3室,无毛,花柱长2-2.5毫米,顶端3裂。果实卵形或卵圆形,直径4-5毫米,成熟时紫黑色;种子肾圆形,稍扁,亮红褐色,有光泽,表面具密网纹。花期11-12月,果期次年8-10月。
分布:产于江西南部(龙南)、广东西北部和西南部(乳源、信宜、阳山、罗浮山)、广西(龙胜、兴安、花坪、临桂、大苗山、大瑶山、上林、武鸣、凌云、田林、罗城、容县、融水、象州、环江、苍悟)、湖南西南部(宜章莽山)、贵州东南部(雷山、黎平、三都、凯里、榕江)、云南西北部和东南部(贡山、麻栗坡、文山)等地;多生于海拔600-1600米的山谷沟边林中或山坡密林及疏林下。模式标本采自广西瑶山。
本种和景东柃E. jingtungensis Hu et L. K. Ling颇近似,但本种的嫩枝有4棱,连同顶芽均无毛,叶纸质,侧脉在叶片上面显著凹下,雄蕊15-19枚以及子房长卵形,果实卵形至卵圆形等易于区别。
植物图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