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光叶海桐。
拉丁学名:Pittosporum glabratum。
属名:海桐花属。
科名:海桐花科。
描述:常绿灌木,高2-3米;嫩枝无毛,老枝有皮孔。叶聚生于枝顶,薄革质,二年生,窄矩圆形,或为倒披针形,长5-10厘米,有时更长,宽2-3.5厘米,先端尖锐,基部楔形,上面绿色,发亮,下面淡绿色,无毛,侧脉5-8对,与网脉在上面不明显,在下面隐约可见,干后稍突起,网眼宽1-2毫米,边缘平展,有时稍皱折,叶柄长6-14毫米。花序伞形,1-4枝簇生于枝顶叶腋、多花;苞片披针形,长约3毫米;花梗长4-12毫米,有微毛或秃净;萼片卵形,长约2毫米,通常有睫毛;花瓣分离,倒披针形,长8-10毫米;雄蕊长6-7毫米,有时仅4毫米;子房长卵形,绝对无毛,花柱长3毫米,柱头略增大,侧膜胎座3个,每个胎座约有胚珠6个。蒴果椭圆形,长2-2.5厘米,有时为长筒形,长达3.2厘米,3片裂开,果片薄,革质,每片有种子约6个,均匀分布于纵长的胎座上;种子大,近圆形,长5-6毫米,红色,种柄长3毫米;果梗短而粗壮,有宿存花柱。
分布:分布于广东(海南岛)、广西、贵州、湖南。
除萼片有睫毛及花梗有微毛之外,全体秃净,叶矩圆形或倒披针形,蒴果椭圆形,果壳薄、种子较大。其中有些大叶和长果的类型和缝线海桐 P. perryanum 非常相似,只是缺乏突起的缝线。
植物图片:

光叶海桐照片和图片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