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傣柿。
拉丁学名:Diospyros kerrii。
属名:柿属。
科名:柿科。
描述:小乔木或乔木,高可达10米;嫩枝、冬芽、中脉下面、叶柄、花萼两面、果柄等处都有锈色粗伏毛。小枝浅褐色,后变无毛。冬芽狭卵形,先端急尖。叶硬纸质,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,长4-10.5厘米,宽2-4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或宽楔形,上面嫩时仅中脉上有毛,很快完全无毛,中脉下面初时密被粗伏毛,后变无毛,侧脉每边约8条,斜向上弯生,在嫩叶上两面明显,不久即几不明显,小脉结成疏网状,两面上均不明显:叶柄长约5-8毫米。嫩果生新枝下部,单生,腋生,球形,宿存花萼深4裂,外面的毛较密,裂片披针形,长约1厘米,宽约5毫米,先端急尖;果柄长约5毫米。果期11月。
分布:产云南西双版纳小勐养和景洪,海拔900-1550米的灌丛或混交林中。模式标本采于泰国清迈海拔660米的常绿丛林中。
在我国云南采得的果实标本,枝叶部分的特征完全和Craib的原描述相符。本种幼枝密被平伏的粗毛,以后渐光,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通常楔形,侧脉每边8条,成熟时趋于不明显,果有短柄,宿存萼4裂。
植物图片:

傣柿照片和图片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