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虎刺(Carissa spinarum)
中文名:假虎刺。
拉丁学名:Carissa spinarum。
属名:假虎刺属。
科名:夹竹桃科。
描述:灌木,高约3米,最高可达5米,具长而坚锐的刺,刺单独或上端分叉;枝条被柔毛。叶革质,卵圆形至椭圆形,长2-5.5厘米,宽1.2-2.5厘米,先端短渐尖或急尖,基部楔形或圆形;叶背中脉凸起,侧脉扁平;叶柄长2-3毫米。花3-7朵组成聚伞花序,花序顶生或腋生;花小,白色,长约1.5厘米;花萼5深裂,裂片披针形,长2.5毫米,宽1毫米,宿存,内面基部无腺体,内面被柔毛;花冠高脚碟状,裂片向右覆盖,开放后裂片长达7毫米,宽1.5毫米,无缘毛,花冠筒圆筒形,比花冠裂片为长,长1厘米,内面密被柔毛,雄蕊着生处的花冠筒膨大;雄蕊5枚,着生在花冠筒的上部,花药先端尖,基部圆形无耳,花丝短;子房全缘,2室,每室有胚珠1颗,花柱长圆柱形,柱头长圆形,顶端2裂,被毛。浆果球形或椭圆形,长5-8毫米,直径4-6毫米,成熟时紫黑色,内有2个盾形而具皱纹的种子;种子长约5毫米。花期3-5月,果期10-12月。
分布:产于云南和贵州等省。生于沙地灌木丛中。印度、斯里兰卡、缅甸也有分布。模式标本采自印度。
本种植株外形与茜草科的虎刺Damnacanthus indicum(L.)Gaertn. f.很相似,为与虎刺区别,本种中名故称假虎刺。
植物图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