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亚洲石梓。
拉丁学名:Gmelina asiatica。
属名:石梓属。
科名:马鞭草科。
描述:攀援灌木,高1-3-(10)米;幼枝有刺或无刺及黄褐色柔毛,小枝略具棱及皮孔。叶片纸质,卵圆形至倒卵圆形,基部楔形或宽楔形,顶端渐尖,长3-9厘米,宽2.2-8.5厘米,全缘或3-5浅裂,表面近于无毛,背面具深褐色绵毛或至少在脉上有毛,并有腺点,侧脉3-4对;叶柄有褐色绒毛,长0.5-4.5厘米,有沟槽。聚伞花序组成顶生总状花序;苞片叶状,被毛,早落,花序梗长2-7厘米,被褐色柔毛;花大,黄色,具短柄;花萼钟状,近于平截或有4个小裂齿,外面密生深棕色柔毛和2至数个黑色盘状腺点,内面无毛,长3-6毫米,宽4-5毫米;花冠长2-5厘米,外面具贴生的锈色毛,喉部以上扩大,顶端4裂,呈二唇形,上唇全缘,下唇3裂,花丝密生腺状毛;子房无毛,4室,花柱线形,稍伸出花冠管外,柱头不等长2裂。核果倒卵形至卵形,无毛。
分布:产广东、广西的南部。生于山坡灌木丛中。印度、孟加拉、斯里兰卡、缅甸、泰国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。
本种为攀援灌木;小枝通常有刺,花冠管较窄长,在喉部以上骤然扩大,可与本属其它种区别。
植物图片:

亚洲石梓照片和图片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