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色补血草(Limonium bicolor)
中文名:二色补血草。
拉丁学名:Limonium bicolor。
属名:补血草属。
科名:白花丹科。
描述:多年生草本,高20-50厘米,全株(除萼外)无毛。叶基生,偶可花序轴下部1-3节上有叶,花期叶常存在,匙形至长圆状匙形,长3-15厘米,宽0.5-3厘米,先端通常圆或钝,基部渐狭成平扁的柄。花序圆锥状;花序轴单生,或2-5枚各由不同的叶丛中生出,通常有3-4棱角,有时具沟槽,偶可主轴圆柱状,往往自中部以上作数回分枝,末级小枝二棱形;不育枝少(花序受伤害时则下部可生多数不育枝),通常简单,位于分枝下部或单生于分叉处;穗状花序有柄至无柄,排列在花序分枝的上部至顶端,由3-5(9)个小穗组成;小穗含2-3(5)花(含4-5花时则被第一内苞包裹的1-2花常不开放);外苞长约2.5-3.5毫米,长圆状宽卵形(草质部呈卵形或长圆形),第一内苞长约6-6.5毫米;萼长6-7毫米,漏斗状,萼筒径约1毫米,全部或下半部沿脉密被长毛,萼檐初时淡紫红或粉红色,后来变白,宽为花萼全长的一半(3-3.5毫米),开张幅径与萼的长度相等,裂片宽短而先端通常圆,偶可有一易落的软尖,间生裂片明显,脉不达于裂片顶缘(向上变为无色),沿脉被微柔毛或变无毛;花冠黄色。花期5(下旬)-7月,果期6-8月。
分布:产东北、黄河流域各省区和江苏北部;主要生于平原地区,也见于山坡下部、丘陵和海滨,喜生于含盐的钙质土上或砂地。蒙古也有。模式标本采自河北张家口。
本种因分布较广,随同生境的变化也较大。一般说来,在水分充足而排水良好的条件下,小穗中开放的花多,花序也显得稠密;反之则花序较疏,小穗中能够开放的花也较少;在盐分较重的生境中萼檐紫红色持续的时间较久,花序轴棱角显明并往往出现沟槽;在盐分较少的场所则花萼仅在初放时(甚至仅在花蕾时)呈粉红色,不久即变为白色;在土质疏松、水分适宜而盐分不太重的地方,花序主轴常可变为圆柱状。
植物图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