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中华茯蕨。
拉丁学名:Leptogramma sinica。
属名:茯蕨属。
科名:金星蕨科。
描述:植株高16-23厘米。根状茎短而直立,连同叶柄基部疏被红棕色、卵状披针形有毛的鳞片和灰白色单细胞针状长毛。叶簇生;叶柄长5-7厘米,纤细,深禾秆色;叶片长11-16厘米,宽5-7厘米,长圆状卵形,渐尖头并羽裂,基部不变狭,一回羽状;羽片7-14对,互生,斜上,接近,基部一对不缩短,无柄,自第二对起向上的多少与叶轴合生,中部的长2.6-4厘米,宽约1厘米,阔披针形,短渐尖头,基部上侧平截,下侧圆形,羽裂深达1/2;裂片7-11对,长圆形,斜上,全缘,有倒三角形的缺刻分开。叶脉明显,每裂片有侧脉4-5对,斜上,基部一对出自主脉基部以上,上侧一脉伸达缺刻。叶草质,干后褐绿色,两面除羽轴和叶脉密被针状毛,脉间也密被针状毛。孢子囊群线形,沿侧脉着生,每裂片2-3对,彼此分开;孢子囊体近顶处有2-3根刚毛。
分布:产湖南(东安、南岳山、莽山)、贵州(印江、梵净山)。生林下沟谷中阴湿岩石上,海拔800米。
模式标本采自湖南。
植物图片:

中华茯蕨照片和图片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