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东北石杉。
拉丁学名:Huperzia miyoshiana。
属名:石杉属。
科名:石杉科。
描述:多年生土生植物。茎直立或斜生,高10-18厘米,中部直径1. 5-2. 5毫米,枝连叶宽0. 7-0.9厘米,2-4回二叉分枝,枝上部常有芽胞。叶螺旋状排列,密生,略斜向上或平直或略反折,钻形,向基部不变狭,基部最宽,通直,长4-6毫米,基部宽约0.8毫米,基部截形,下延,无柄,先端渐尖,边缘平直不皱曲,全缘,两面光滑,有光泽,中脉不明显,草质。孢子叶与不育叶同形;孢子囊生于孢子叶的叶腋,两端露出,肾形,黄色。
分布:产我国东北。生于海拔1000-2200米的林下湿地或苔藓上。朝鲜半岛、日本及东北美洲有分布。模式标本采自日本。
许多蕨类学者 (如K. Iwatsuki,1992;T. Nakaike,1982;M. Tagawa,1959等)将本种并入H. chinensis (Christ) Ching中,但近年来多数蕨类学家仍认为在地理分布及形态上二者是不同的种 (D. F. Brunton et al,1992;T. Nakaike,1992;J. Z. Wang, 1990; S. X. Li & J. Z. Wang, 1988; Ching, 1981: H. S. Kung, 1980等) 。
植物图片:

东北石杉照片和图片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