钻裂风铃草(Campanula aristata)
中文名:钻裂风铃草。
拉丁学名:Campanula aristata。
属名:风铃草属。
科名:桔梗科。
描述:根胡萝卜状。茎通常2至数支丛生,直立,高10-50厘米。基生叶卵圆形至卵状椭圆形,具长柄;茎中下部的叶披针形至宽条形,具长柄,中上部的条形,无柄,长 (1.5) 2-7厘米,全缘或有疏齿,全部叶无毛。花萼筒部狭长,长0.5-1.5厘米,直径约1.5毫米,裂片丝状,长 (3) 7-18 (-25) 毫米,通常比花冠长,少较短的;花冠蓝色或蓝紫色,长7-15毫米。蒴果圆柱状,下部略细些,长2-4厘米,直径约3毫米。种子长椭圆状,棕黄色,长约0.7毫米。花期6-8月。
分布:产西藏(除西北部外都有)、云南西北部(德钦)、四川西部和西北部、青海南部(杂多、囊谦、海晏、天峻)、甘肃南部(夏河)和陕西(太白山)。克什米尔地区至锡金也有。生于海拔3500-5000米的草丛及灌丛中。模式标本采自克什米尔地区。
在本属中,只有本种和 C. modesta 的花萼裂片丝状,并且与花冠几乎等长甚至更长。
植物图片: